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活动市场鱼龙混杂彰显标准缺失
作者:李堂平  文章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点击数3876  更新时间:2009/1/19 14:04:52  文章录入:李堂平  责任编辑:admin

                     本报记者 李堂平 报道
  “近几年来,活动市场特别活跃,全国总动员都在做活动,由于缺乏可依的标准,这个市场也就显得鱼龙混杂,这对活动策划执行机构和需求单位都是不利的。”2007年6月10日,大型活动专家、环球活动网总裁兼CEO欧阳国忠不无担忧地表示。

  活动市场异常混乱

  湖南一经营水表的卢总,每天都要收到几份参会的传真,两年前,他一般还会让秘书整理给他看看,然后有选择性的挑选几个地方,去充充电或者看看有无合作的机会,但现在他基本上不看传真内容了,秘书接收后随手就丢进了垃圾箱。

  不看传真的理由很简单,一是去参加几次论坛让他很伤心,他还清楚地记得,一次去参加人事管理方面的高峰论坛,在邀请参会时,举办方表示将有国内某某知名的专家教授和企业老总参会,公司规模一天天在扩大,他也想好好学学人事管理方面的东西,虽然参会费不菲,却毫不犹豫地飞到北京来参会,但到了后他就感觉不对劲,一个全国性的大会,到了报到时,人数居然没有超过30人,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准时去参会了,会场让他很受伤,稀稀落落地坐了几十个人,该来的专家根本没来,主办方称专家临时有事。促使他不看传真的理由还有一个,那就是很多活动主办方,不分清红皂白,到处发传真,根本就没考虑到企业或个人的需求,见多了,他也就不看了,觉得浪费时间。

  缺乏评价体系

  目前与卢总有相似困惑的人不在少数。此前,媒体也曾多次披露很多大型活动骗了参会费而中途撤场或者干脆不开。

  针对于此欧阳国忠总结认为,首先可能是因为活动进入门槛低,活动主办方没有经过调研、认识不够,认为做活动很简单,一些原本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具备,一旦操作时问题就都出来了;其次是因为活动举办单位不能做到规模化经营,成本高,而经营收入却不尽如人意,最后就草草收场;再其次是有些举办机构缺乏诚信。

  “说到底还是却少标准惹的祸,现在活动方面的评估机构还是缺位,没有一家可以给活动打分评级的机构,没有一个可以给出优劣评论的机构。如果有一个评价体系来衡量活动的成功与否,活动举办机构是否具备资质及诚信度高低等,则完全可以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作为活动市场的领跑者,欧阳国忠一针见血地指出。

  有了标准,就有了进入活动领域的基本门槛,从而避免了一窝蜂地搞活动,确保活动能比较出色地完成。

  “当然,有不足才有空间,才有突破和创新的可能。很多行业在起步阶段都是很乱,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起步本身就晚,这必定要经过一个过程,在这方面暂时的混乱是在所难免的,一切皆是可以量化的,影响力也可以量化,一个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有衡量的指标,如果有专业的机构来做认证评估,对活动论坛的健康发展应该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未来,欧阳国忠踌躇满志,他一手创办的典盛传播和环球活动网一直在朝行业领跑者的方向努力,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数据和经验,他相信活动产业完全也可以有标准来衡量。

  一个活动超市即将诞生

  在谈到如何有效将活动办好时,欧阳国忠不止一次地提到了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他认为,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产品,一个创意产品,既然它是产品,就免不了其作为产品的共性,那就是产业化、规模化能降低其成本,让活动需求者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活动,执行机构同样是如此。

  话题再次回到了他所创办的环球活动网,欧阳国忠指出,创办这个的初衷无非就是想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让最专业的机构、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从而降低成本,环球活动网就好比一个活动超市,各种各样的活动机构到上面像商品一样陈列,活动消费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到此来选择其所需的产品。

  欧阳国忠说,自2005年底创办典盛传播和环球活动网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先后策划和组织上百个活动,平均每周就会产生一个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同时整合了一大批资源,有活动领域人士同时也有企业家,为其活动超市的诞生创造了基本条件,当然这一切,其实都是基于在标准基础之上,有了衡量标准,才能将活动产品上架,便于消费者随意选购。

    《中国产经新闻》报 7月26日报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