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陈德洪:受毛主席接见的开县优秀金融工作者
作者:李中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68  更新时间:2006/4/27 15:43:5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news

      在开州大地的三江三里流传着八旬老翁陈德洪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

    1956年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和合影,并获全国金融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陈德洪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永保先进本色。

    日前,笔者慕名前往他的乡家采访,几经打听,终于在与他朝夕相伴的树林里找到,如今的陈老虽已80高龄,但身体如同60左右的人一样。我们讲明来意,陈老立即放下修树枝工具。带着我们走进那绿色葱葱,大片成林的林区,给我们讲述了他艰苦奋斗的人生历程。

    陈老原是开县农业银行营业部副主任,工作十分出色,年年受到有关部门表彰。1990年1月退休后,拒绝行领导继续留任的邀请,放弃县城的优越环境,拉着行李回老家竹溪镇灵通村扛起锄头。

    陈老首先在家乡创办柑橘育苗基地,自任技术“顾问”,不到三年培育出400余万株优质柑橘苗。因为过去许多村民种植柑橘失败,不敢再种植。为了使村民转变观念,懂得种植柑橘脱贫致富道理,陈老逐村到户宣传动员,找出失败原因,为了尽快让村民们掌握柑橘种植技术,推行科学种植,陈老请来市农科院高级农技师,举办技术培育班,并在外地引进锦橙、夏橙等名优特新品种系列30多个。         

    青年农民瘳启田、王洪明家里比较贫困,陈老主动上门,帮助确定致富项目,亲自讲解传授栽种和管理柑橘每个环节,并领着他们到外地柑橘基地学习技术。在陈老的不懈努力下,该村户户种上了优质橘树,去年仅柑橘一项人均增收150元,瘳启田、王洪明种植柑橘走上了富裕路。

    2004年春耕时节,村民王维民因缺资购买种子、化肥、农药,陈老积极与镇信用社联系贷款1500元,解燃眉之急。十多年来,陈老为贫困村民融资300余万元,帮助35家村民办起种养殖场、加工修理、砖瓦、小石场等,为国创税300余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挥下浓黑重彩一笔。

    陈老家乡地处竹溪大河边,常遭洪灾,村民的农作物严重受损。为了使河堤不被洪水冲坏,确保200多亩良田,他用自己不多的退休金,购买2万多株紫金槐树请人栽在河堤边,个别村民不愿将地拿出栽树,陈老就将自家妻子承包的上等地与别人调换,进行植树防洪。村主任陈和富说:陈老是在与龙王老爷争边界!“没有陈老这几年在段河上年年栽树,灵通村几百亩良田地就保不住,陈老做了好事,现活了80岁,还活80岁”。邻村的疗柏清、向美银、伍鲁国等村民说:“人人都象陈老这样栽树,那我们村河边的田地也就不会被洪水冲走那么多”。陈老在自家的屋前房后、承包地、村里的荒山草地种植黄桷树、银杏树、白果树、槐树、榆树、柏树、从广东引进的四季香春树和小叶香章树等共50多个品种共4万多株。

    陈老不仅是植树迷,而且善做好事.。他利用自家的承包田、兴修了两口水塘,以保村30多户农户100多亩田地的灌溉,塘里养的鱼,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为村民们送去鲜鱼。2000年初,陈老见自家河边竹溪镇船码头处,每逢赶场天等船往返的人特别多且无厕所,他拿出退休金3800多元、顾人新修了一个砖混结构的男女厕所,方便了赶场等船过往行人解便之难。他见过河桥板年久失修,老人、小学生过河多次掉入河中。2005年10月,陈老请人将自己栽植多年的香椿树砍剧成材,在河边搭起一座简易木桥,方便了群众。

    “老牛己知黄昏短,不需扬鞭自奋蹄”。“我已80岁了,过去党和人民给了我那么多荣誉,深感十分欣慰,我想在有限的时光里,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尽余心,献余力”,陈老对笔者如是说。

                    特约记者 李中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