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达芬奇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执行董事潘伟民曾涉嫌诈骗
作者:早报记者…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数2409  更新时间:2011/7/13 9:24:2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公司前传

在发声明坚称“达芬奇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到国内”后,达芬奇公司再未向公众作出任何解释。

作为一家正在计划上市的企业,达芬奇谨慎的态度可以理解,但沉默回避却让这家在华经营13年的公司陷入了真正的信誉黑洞。

来自新加坡的代理商

据达芬奇新加坡公司官网介绍,达芬奇共代理了包括Cappelletti、Baldi、Mariner和Riva在内的十多家欧美知名家具。

1994年,达芬奇家居首家门店在新加坡开业,创办人系新加坡商人潘东尼(Tony Phua)和妻子潘庄秀华(Doris Phua)。两人此前一直在新加坡和印尼等地从事厨房用具的直销经营。

据达芬奇公司现任CEO潘庄秀华回忆,她和丈夫从事家具代理,主要是因为在意大利有专门从事家具生产和销售的朋友。凭借在欧美的广泛人脉,达芬奇顺利承接多家知名家具的亚洲代理权。

据其新加坡公司官网介绍,达芬奇共代理了包括Cappelletti、Baldi、Mariner和Riva在内的十多家欧美知名家具。

此后,达芬奇相继在印尼和马来西亚成立公司,并开设高端品牌家具专卖店。

1998年5月14日,达芬奇家居在中国内地的首家门店在上海淮海路开张营业,据潘庄秀华透露,选择上海是“因为这个城市最有品位”。

2000年11月7日,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公司法人是潘东尼,公司登记地址为“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马吉路28号东华金融大楼”。

据工商资料显示,达芬奇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达1.08亿元人民币,股东除潘东尼外,还有另外三个自然人和两家公司。

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

以上海为例,仅2007年,达芬奇的营业额就高达1.5亿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1998年在中国内地设店后,达芬奇的公司业务进入了快速上升期。资料显示,近10年来达芬奇在内地6个城市分别开设了规模不一的品牌专卖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和成都)。

以上海为例,仅2007年,达芬奇的营业额就高达1.5亿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8年以后,达芬奇家具在上海又分别成立了延安西路分公司和香港广场分公司。

“达芬奇在中国市场的兴起,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果。”《时尚家居》主编殷智贤称。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截至2010年末,中国拥有可投资资产超过千万元的个人人数约为50万人,人均拥有可投资资产约3000万元人民币。

达芬奇深谙中国市场的潜力,一位公司高层曾感慨:现在上海跟北京两地加起来,一个月(营业额)就已经达到新加坡一年的营业额了。

2010年,达芬奇向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有意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并接受光大证券的上市辅导。

执行董事曾涉嫌诈骗

一家起诉潘伟民的公司透露,该公司就是在不清楚实情的情况下,和潘伟民的新公司签订了合同,“我们一直以为是和达芬奇的子公司在合作”。

2009年,达芬奇将经营重心转移到了中国市场。几乎在同一时间,该公司在新加坡也陷入了信誉危机。

2009年,3家来自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印尼的公司起诉达芬奇和公司执行董事潘伟民(Raymond Phua),指他们以“达芬奇”的名义误导和欺骗,要求赔偿。潘伟民是潘东尼之子,2003年从达芬奇离职,2006年回到达芬奇任执行董事。

据法院提供材料,潘伟民2003年离开达芬奇后,曾创办了一家名为Tradewind Group的新公司,主要从事皮鞋销售。

“潘伟民在和人谈合作的时候,都会强调自己和达芬奇公司的关系。”一家起诉潘伟民的公司透露,该公司就是在不清楚实情的情况下,和潘伟民的新公司签订了合同,“我们一直以为是和达芬奇的子公司在合作”。

因为经营不善,潘伟民的公司于2006年申请破产,累计负债6万美元

案件审判后还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作为潘伟民的父亲、达芬奇创始人潘东尼拒绝出庭作证。

法庭上,潘伟民如此形容他和父亲的关系:“我一生中,每次跟他谈话都不超过10句。我很尊敬他,也很怕他,我们从不谈私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