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京企外迁:津冀对污染说“不”
作者:陈霄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2997  更新时间:2014/5/7 10:37:28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邯郸高铁站南端的河北邯郸工业园区,入园口的标牌。  陈霄  摄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必然之义,但是,什么样的产业、如何转移仍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首批207家外迁企业名单已披露,据传这些企业几乎都是“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虚席以待的河北省和天津市并不乐意接收。
       其实,产业转移并不是新鲜话题,早在十几年前,东部产业就逐渐向中西部转移。处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初始时期的中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之初,不管污染与否,只要是项目都愿意接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的中西部也逐渐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开始对入驻企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审视十几年前各地政府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态度,再到现在河北和天津对北京产业转移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地方政府的政绩观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或许,唯GDP的时代将逐渐成为历史,如今,我们需要的是绿色GDP。

    法治周末记者 陈霄 发自北京、河北邯郸

       4月29日下午,晴天,但河北邯郸的天空看不到一片]蓝,远处只见灰蒙蒙的一片。一位市民说,这已经算是难得的好天气,她用手机查了一下说,空气质量是85,属于良好级别。
       在邯郸人的印象中,天空是在最近两三年开始[]变成这样的。关于空气的话题也在近年多了起来,他们甚至[会对陌生的外地人抱怨说,在漫长的冬季,成天的重度雾霾简直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如今,这个以钢铁和煤矿出名的人口大城市又迎来了它的新机遇: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河北各地将成为京津地区产业转移最重要的承接地。
       邯郸下属武安市,日前已迎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后北京首家外迁的制造业项目——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
       据悉,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一个从北京转移到河北的央企制造业。
       为了这样的项目,河北省一些地区已经虚席以待,但能否最终成行尚未可知。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第一批外迁公司名单已确定,涉及化工、建材、铸造等门类的207家公司。
       据传这207家外迁企业几乎都是高污染、高能耗、高耗水的三高企业,对接的河北省和天津市并不乐意接收。
       “北京不要的低端产业,我们也不能要。”似乎与过去那些年承接产业来者不拒的心态不尽相同,河北这次发出了明确的声音。

       邯郸之惑

       4月16日,来自邯郸市政府的消息称,北京新兴际华集团决定将其子公司——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原料药碳酸氢钠项目整体搬迁转移到河北武安。
       北京凌云公司对外宣布,未来公司的总部和研发中心仍留在北京,搬到邯郸的是生产基地。
       邯郸市发改委主任高和平称,该企业搬迁到当地后,虽然产量将从2万吨提升到6万吨,但能源资源消耗却大幅度减少,“搬迁结果是双赢”。
       这其实并不是邯郸最早从北京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河北省工信厅厅长王昌透露说,在2013年年底,经过考察和研究,就确定了邯郸下属的成安县、鸡泽县承接北京锻铸造行业产业转移,并制定了转移方案。
       法治周末记者从成安县委宣传部了解到,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成安围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定位,主动对接京津企业,目前已引进对接了北京一家医疗设备公司超声刀产品、金融科技高分子添加剂生产线和天津友发集团的矩管等投资高达数亿元乃至十几亿元的项目。
       据成安县商务局介绍,近年来,成安成功引进了包括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在内的将近200个工业项目,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形成了管、板、件、车、纺五大支柱产业,成为河北省级工业聚集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07亿元,继续位居邯郸市东部十县第一”。
       虽然声称秉承“投资到成安,一切都好办”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内陆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投资宝地,成安县委宣传部在给法治周末记者的采访回函中也强调,该县在引进项目过程中以绿色环保产业为导向,严把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贡献率等指标,严格实行环评、能评、技评、税评、水评“五评”同步,坚决杜绝审批“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的项目。
       为防范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据介绍,成安甚至成立了80个环境监管组进驻现有企业,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24小时全方位、全时段的全程监管。
       从关注经济效益转向经济与环境并重,在这个盛产钢铁和煤的城市里似乎已是有意之举。在紧邻邯郸市区的邯郸县内,距离邯郸高铁站不足十公里之处,始建于1992年的河北邯郸工业园区(原名邯郸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仍在扩张,据称已引进六十多个项目,园区入口处的标牌醒目写着“绿色低碳环保”。
       不过,面对新一轮的京津产业转移机遇,这个处于晋冀鲁豫四省区域中心的城市仍然显得雄心勃勃。“不管怎么说,这对邯郸绝对是件好事。”邯郸市一位官员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但一位市民仍然表达了他的担忧:“邯郸这几年的天气已经够坏的了,还来?”他说如果可以选择,宁愿经济发展慢一点,空气质量好一点。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