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海口滨海公园涉侨案追踪报道
涉侨征收补偿款缘何拖而不补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仇飞 法治周末记者 刘希平 发自海南海口、北京
一桩十年未果的涉侨案(详见《法治周末》2014年2月13日报道),让华裔投资商冯锦光与海南(海口)青少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青少中心)产生“交集”:青少中心的所在地滨海公园,曾经的“当家人”是由冯锦光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海口市滨海公园管理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海公司”)。
冯锦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虽然海口市园林局单方解除合作合同后,滨海公司已经退出滨海公园的管理,但目前滨海公司仍未收到包括填海资金、娱乐设施资金等方面的土地补偿款。
这起久拖未决的“海口滨海公园项目补偿纠纷”,使滨海公园的土地权属盖上了一层外界猜不透的“谜面”。
青少中心的生存困境
作为海南省内条件最好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中心在开营两年来被众多家长寄予厚望。
“这里有很多培训班,比如说作文班、钢琴班、美术班等,资源很多,而且价格也比外面的培训班低。唯一的缺陷就是没什么提供给孩子玩的娱乐设施。”带孩子参加培训的王先生对青少中心比较满意。
然而,法治周末记者在6月12日走访青少中心时发现,“没有娱乐设施”只是青少中心面临的众多问题中的冰山一角。
与青少年成长发展中心大楼内热闹的培训课堂相比,楼外景象杂乱:草坪上多处散落着垃圾、枯树枝;规划范围内的人工湖边有几个市民正在垂钓;人工湖的背后,分布着一些破旧的厂棚,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沦为了养鸡场……
在青少中心办公室主任杨新生看来,造成青少中心楼内楼外“两重天”的原因在于“土地权属不清”。
杨新生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青少中心搬到滨海公园之前,当时的海口市政府某领导口头表示,滨海公园的500亩地全部划归青少中心。但至今为止,这500亩土地管理使用权依旧没有确定给青少中心,造成了管理权属始终模糊。
“青少中心现在真正能行使管辖权的,只有活动中心大楼和大楼前后的空地,其他地方目前处于管理真空地带。去年,活动中心在协助辖区派出所清查人口时,在一些旧厂棚中发现了许多‘三无人口’。”杨新生谈道。
除了记者看到的楼外杂乱景象,杨新生还向记者说出了青少中心的难言之隐:“从2012年9月青少中心搬到滨海公园,到现在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还面临生存困难,因为维护经费多,目前还拖欠了物业公司百万元的物业管理费;因为土地权属没明确,中心的户外娱乐项目一直没办法开展。之前青少中心引进的碰碰车、木马、攀岩等户外项目,到最后都被相关部门以‘违建’之名拆除了。”
征收补偿款久拖不补
据冯锦光介绍,当时填海兴建的滨海公园中的公园用地有660.7亩。
目前,青少中心所占用的滨海公园500亩土地权属尚且不明,那么剩余公园用地的权属是否明确?
海口市园林局副调研员杨胜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目前滨海公园的土地所有权还是属于市政府。”
冯锦光认为,虽然滨海公司已经与海口市园林局签订征收补偿协议,约定由海口市园林局收回滨海公园的经营管理权,但海口市园林局所要履行的相应义务是支付补偿款。目前补偿款尚未支付,所以,海口市园林局或者海口市政府行使滨海公园的管理权也是有问题的。
“有关滨海公园的投资成本、公园用地范围内房屋建筑物及附属物价值等已经由园林局和滨海公司共同委托的海南中兴华土地房地产估价公司于2012年评估完毕,这就说明补偿金额已经可以确定,但不知道为什么园林局仍不支付补偿款?”冯锦光想不通海口市园林局不支付补偿款的原因。
当记者问及“海口市园林局为何不给付补偿款”时,杨胜先表示,“我们园林局没有掌握全部情况,要了解详细情况得找海口市政府” 。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海口市政府于2013年年底成立了“海口滨海公园征收补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滨海公园遗留问题征收补偿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征收补偿工作结束后,该领导小组自行撤销。
据兼任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杨胜先介绍,征收补偿小组以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为组长,有十几个单位(包括海口园林局、海口国土局、海口征收办、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海口龙华区法院等)组成,已经开了一次会,但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对于冯锦光来说,意味着补偿款“没有下落”。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