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宣传网
 | 网站首页 | 本网动态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留言本 | 法治资讯 | 舆论监督 | 经济与法制 | 法讯论坛 | 社会娱乐 | 法治视点 | 法律大讲堂 | 法治杂谈 | 反腐前沿 | 法制教育 | 律师在线 | 法治周末 | 中国民声 | 法律法规 | 地方频道 | 浙江频道 | 重庆频道 | 河北频道 | 广西频道 | 信息广角 | 艺术长廊 | 李堂平专栏 | 
栏目更新推荐  
·“创新”业务性质存疑,中信建投因…
·小米再陷“质量门”:被指没掌握核…
·长安汽车因排放超标被罚,过半网友…
·基金投资者投诉南京银行
·今麦郎方便面“天价索赔”案引争议
·超豪华汽车在华结束高增长
·卡罗拉、雷凌数千辆车被指“隐性召…
·乐视资金链隐忧
点击TOP(10)  
·“创新”业务性质存疑,中信建投因…
·小米再陷“质量门”:被指没掌握核…
·长安汽车因排放超标被罚,过半网友…
·基金投资者投诉南京银行
·今麦郎方便面“天价索赔”案引争议
·超豪华汽车在华结束高增长
·卡罗拉、雷凌数千辆车被指“隐性召…
·乐视资金链隐忧
·“1元云购”疑踩中非法博彩红线
·辽宁清原:政府违约被判败诉,却又…
图片文章  

小米再陷“质量门”…

基金投资者投诉南京…

今麦郎方便面“天价…

“1元云购”疑踩中非…
 
您现在的位置: 法宣网-中国法治宣传网【原法讯网】 >> 法治周末 >> 正文
“百湖之市”陷毁湖护湖怪圈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中国法宣网作者:王阳 点击数:13208 更新时间:2015/3/18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中国法宣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法宣网”原创或首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确需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来函联系:chinafxw@qq.com。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法宣网”及作者:“X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据载或讯“XXX(非中国法宣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网络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法宣网   E-mail:chinafxw@qq.com  fxwzbs@foxmail.com   QQ:350273444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关于〖“百湖之市”陷毁湖护湖怪圈〗的最新评论:

     每两年消失3个湖泊

          一座城市里怀抱着100多个湖泊,中国唯一,世界少见。因此,武汉也有了“江城”“百湖之市”“梦里水乡”等美誉。

        曾几何时,武汉的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是这座城市的骄傲。连许多地名,都有一个“湖”字,如杨春湖、金银湖、南太子湖……

        而在今天,武汉人在为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而欣喜时,也为率先成为全国首个被戏言“看海”的城市而忧心。沙湖被填、官桥湖污染、南湖翻塘、东湖水华……各种和湖泊相关的负面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武汉城区的湖泊从建国初的127个,已经锐减到38个,平均每两年消失3个湖泊。

        徐红兵指着最新的武汉市区地图告诉记者,现在汉口火车站的北边,东至姑嫂树路,西至常青路,南至发展大道,北至三环线,就是原来杨汊湖的水域范围。

        碧水连天,荷叶连连,飞鸟蹁跹,群鱼戏水,这是老武汉人记忆中杨汊湖的美丽图景。但如今,映入路人眼帘的是密集的居民楼,车水马龙的街道,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昔日的杨汊湖,成了一个带有“湖”字的地名。

        杨汊湖的“人间蒸发”,仅是武汉这座“百湖之市”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过去的近半个世纪,武汉市内所有的湖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无一幸免。

        沙湖,是武汉内环区域内最大的湖泊,曾经有近万亩规模的水域。那时的人站在湖边向远处望,只能看见白茫茫的一片,让人联想到了“海”。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城市的发展和房地产的开发,遭填占严重的沙湖,日益变少、变小、变脏。法治周末记者的采访车离湖还有几十米距离,污水的臭味就已扑面而来。有媒体调查后发现,沙湖的面积现在已锐减到不足120亩。

        位于武汉中心城区的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但也遭受到了与沙湖相同的命运,20年减少了约1100亩;位于远郊的南湖,一座座楼盘依湖而起,像一堆栅栏把湖围得严严实实;还有偌大的汤逊湖,放眼望去,周边也是高楼林立。

        范湖,老武汉人耳熟能详的这个地名,现在仅给后人留下关于湖泊的回忆。还有更多的大小湖泊,连名字都没留下,就永远消失在岁月的河流中。

        伴随着大量湖泊的消失,各种带“湖”字的商品房广告,出现在武汉市的大小城区。

        法治周末记者查阅往日的报刊,得知在武汉的历史上,有过两次填湖高潮:第一次高潮是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彼时的中国,为解决粮食问题,各地争先恐后地“向湖泊要粮”,武汉市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第二次高潮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后。市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大量的湖域面积被吞噬,武汉所存不多的湖泊自然在劫难逃。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金伯欣,是我国湖泊与水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经过认真调查后认为,武汉湖泊数量减少、面积锐减,既有特殊历史背景下围湖造地、围湖养鱼的“历史之殇”,也有因城市建设需要而填湖占湖的“发展之殇”,更有屡禁不止的违法填湖的“现实之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合作报刊| 友情链接 |联系法宣网|法宣邮箱| 常用工具|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网站管理 |

     FXW.NAME 法宣网【原法讯网】,中国法制宣传网 | 中国纯公益性独立法制类网站

    Copyright 2008-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宣网【原法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chinafxw@qq.com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