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宣传网
 | 网站首页 | 本网动态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留言本 | 法治资讯 | 舆论监督 | 经济与法制 | 法讯论坛 | 社会娱乐 | 法治视点 | 法律大讲堂 | 法治杂谈 | 反腐前沿 | 法制教育 | 律师在线 | 法治周末 | 中国民声 | 法律法规 | 地方频道 | 浙江频道 | 重庆频道 | 河北频道 | 广西频道 | 信息广角 | 艺术长廊 | 李堂平专栏 | 
栏目更新推荐  
·让信任与监督“双管齐下”
·严惩腐败,抵制黑恶势力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下深水”
·荒唐!精准扶贫竟变成“精准扶亲”
·农村党支部如何在管理服务群众中教
·祛除“牛皮癣式挂牌”顽疾
·“四个坚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拓宽用人视野要善于培养年轻干部
点击TOP(10)  
·让信任与监督“双管齐下”
·严惩腐败,抵制黑恶势力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下深水”
·荒唐!精准扶贫竟变成“精准扶亲”
·农村党支部如何在管理服务群众中教
·祛除“牛皮癣式挂牌”顽疾
·“四个坚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拓宽用人视野要善于培养年轻干部
·不要把“苦劳”当作推卸责任的挡箭
·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
法讯网【fxw.name】
图片文章  

“电视认罪”与“依

武威火书记,“火”

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

陈一丹:企业经营的
 
您现在的位置: 法宣网-中国法治宣传网【原法讯网】 >> 法治杂谈 >> 论坛 >> 正文
道德绑架令人深思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法讯网作者:赵志疆 点击数:1953 更新时间:2014/1/22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法讯网【fxw.name】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作品,版权均属“法讯网”原创或首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确需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来函联系:chinafxw@qq.com。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法宣网”及作者:“X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据载或讯“XXX(非法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网络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法讯网   E-mail:chinafxw@qq.com  fxwzbs@foxmail.com   QQ:350273444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关于〖道德绑架令人深思〗的最新评论:
                 原题:“道德绑架”破坏道德氛围
                 赵志疆
           公共交通工具上,让座之事司空见惯,相比之下,“要座”则显得多少有些另类。1月17日,武汉地铁就上演了一幕“要座”的闹剧——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上车就拍醒一个熟睡的女孩,大声嚷嚷:“快起来,我要坐。”女孩一头雾水:“你干嘛?”老人又嚷:“起来,我要坐。”女孩生气了:“你要座位不能好好说话吗?”“你爹妈没教你尊老爱幼吗?没教养!”老人也激动了。旁边一男生赶紧起身,招呼老人坐下。老人边坐还边骂这女孩没素质。有位乘客听不过去,小声地插了一句嘴:“您要注意自己的素质。”
           年轻不代表强壮,年老者也未必力衰,身处公交车上,谁更需要一个座位,显然不仅仅是个年龄问题。现实情况是,乘车让座似乎早已超出了道德范畴,而成为年轻人必须付出的义务,不仅旁观者多有此判断,一些老人也理所当然地以此相逼。实际上,即使是稍显另类的“要座”,在武汉市也非首次发生,据报道显示,去年10月底武汉公交车上就发生了类似一幕,此次只是“动口”,而那次则是“动手”——一位睡得迷迷糊糊的女青年,被几位老婆婆生拉硬拽起来腾出了座位。
           需要指出的是,公交、地铁与乘客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契约关系,乘客持票上车,公交地铁则履行合同运送乘客,至于是否享受座位,原本就不在合同约定范围之内。除了老弱病残孕专座之外,没有任何法律规定乘客必须给别人让座,也没有任何法律规定老人一定要享受座位。乘车让座原本就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其依托的是道德氛围,需要的是让座者的主动参与,这样一种纯粹的道德行为,如何能强制得来?“道德绑架”本身就是对道德氛围的一种破坏,这也是不少地区推出强制让座的规定,却大多无疾而终的根源所在。
           当一个人固执地将本属于道德范畴的内容视为己所应得,甚至为此付诸言语与行动暴力,可以断言的是,其追求的不只是一张看得见的座位,更是一种看不见的“待遇”。这种骨子里对“待遇”的极度渴求,将人性的自私暴露得一览无遗,全然不曾顾及别人的感受。身处“道德绑架”的现实困境,公交车内的强弱之分变得十分模糊——虽然名为弱势人群,实施“道德绑架”者往往呈现出异常强大的一面。基于此,拥有座位往往意味着背负着额外压力,此举的负面意义显而易见,既然已经额外支付了道义上的成本,难免有人更加执着于坚守自己的座位,当道德氛围被绑架行为损耗殆尽,必然意味着更多真正需要座位的老年人感觉受伤。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公交车上的座位并非亟需,否则的话,人们完全可以选择更加舒适的出行方式。一些人之所以执拗于此,关键还在于多得多占的思维使之然——虽然早就走出了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少人内心深处仍对此怀有深深的焦虑,无论是否真的需要,极尽所能据为己有才能舒缓内心压力。这样的思维,在屡见不鲜的抢购风中诠释得淋漓尽致,需要掏钱购买的物资尚且如此,遑论无需额外付钱的一个座位?尽管只是短暂的拥有,也足以使不少人品味到胜利者的滋味。不得不提到的是,在类似的争抢闹剧中,上些年纪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主力军,物资与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在于他们身上打着太过浓重的历史烙印。
           “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样的观点近来屡屡被人提及。虽然有些过于绝对,但却不乏道理。在一些为老不尊者身上,人们看到的不是阅尽人间沧桑的豁达与仁厚,而是公共意识的虚无以及对丛林式价值观的追捧——有人不觉得广场舞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困扰,有人不觉得让座是一种关爱而非义务,更有甚者,颠倒是非、诬陷他人,从激发人性之恶的混沌年代走出,成长时期基本公共教育的缺失,使他们觉得一切都理所应当,甚至可以不择手段谋求利己。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前提是为老者先要自尊。无须太过计较那些“老去的坏人”,成长的烙印使他们注定难以摆脱自身局限,不过,我们完全可以从自身做起约束言行,待到我们垂垂老矣,起码不至于使自己看起来面目可憎。
           (作者系评论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合作报刊| 友情链接 |联系法宣网|法宣邮箱| 常用工具|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网站管理 |

     FXW.NAME 法宣网【原法讯网】,中国法制宣传网 | 中国纯公益性独立法制类网站

    Copyright 2008-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宣网【原法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chinafxw@qq.com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