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委法建办 黄鹏
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六日,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司发通〔2006〕48号),决定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掀起学法用法的新高潮。
今年是“六五”普法开局之年,也是“法律六进”第6个年头,“6”在中国俗语里意即“顺”,如何顺顺利利地扎实推进“法律六进”,将普法工作推向纵深,这是个问题。过去的五年,“法律六进”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加快了社会的法治文明进程。那么,“六五”普法以及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如何实现“法律六进”新起点、新希望、新突破、新丰收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实现“法律六进”到“法律六近”的转变。
“法律六进”, 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这里的“进”按《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入,往里去”的意思,也就是说将法律带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在这六个场所(地方普及)法律知识。
笔者所述的“法律六近”,“近”按《新华字典》的解释,意即“距离短,亲密”,强调在进入在些场所(地方)普法的时候,更加适应各自特点,贴近各自的需要,实现无缝对接,亲近普法。“近”比“进”更深入,更贴心。
法律近机关,倡导贴近机关工作实际,普法为依法执政、执政为民引路;法律近乡村,倡导贴近民生所需,普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保;法律近社区,倡导贴近社区服务,普法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给力;法律近学校,倡导贴近未成年人心智特点,普法为祖国的花朵成长护航;法律近企业,倡导贴近企业发展壮大,普法为实现企业利润增长和社会财富增加“双赢”保驾;法律近单位,倡导务实不务虚,普法为实现单位职能转变奠基。
如此“法律六近”,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能深入国民之骨髓,国之所需,民之所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