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的一家超市里,7元可以买到11支廉价雪糕,单价6角多。
天气渐热,雪糕成热卖饮品。但今年雪糕的价格悄悄上涨,品牌雪糕首当其冲,零售价普涨5角。市场上雪糕品牌花样繁多,品牌雪糕涨价,似乎给了许多小品牌雪糕更多发展空间,涨价背后雪糕又是什么情形?17日,记者展开调查。
品牌雪糕普涨5角,不涨价的明显瘦身
“今年的雪糕怎么这么贵。”正购买雪糕的李女士埋怨,最近天气暖和,孩子嚷着吃雪糕。她花30块钱才买了十几支。“买雪糕自己吃,肯定要买好的。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可像伊利、蒙牛这些牌子,一块钱的雪糕都快买不到了。”李女士原本挑选30多支雪糕,结账时40多元的价格让她吃了一惊。“往年这些也就花20多元。拿出一些,我只买30了块钱的。”据了解,去年零售价1元的雪糕,今年涨到1.5元,批发价1.3元。去年1.5元的雪糕,今年2元,批发价1.8元。
城区的雪糕批发店和超市里,伊利牌的雪糕普遍涨价,蒙牛雪糕有部分涨价,其他品牌的雪糕涨幅不大,有的没涨。多数雪糕零售价涨了5角,最高涨了1元,批发价涨了两三角。
有些没涨价的雪糕,重量也明显变少。兴华路和卫育路路口一家批发店的老板说,进货能明显感到不涨价的一些雪糕量少了,“少了10%左右,大约5克。比如‘小布丁’虽然没涨价,可明显小了一圈。”
部分商家不经销利润低的品种
恒昌商业街一家雪糕批发店里,销售表格上显示有40多种雪糕,但是批发价在1元左右的仅10种。店主说,一些品牌雪糕不断涨价,利润空间越来越少,有的品牌1元的雪糕一箱只能赚1元或1.5元,因为赚得少,他们干脆就不进1元的雪糕。“还不如卖其他小牌子的雪糕,还能赚得多。”
在另一家雪糕批发店里,伊利和蒙牛的雪糕只有三个专柜,其余四个专柜全是其他品牌的雪糕。“伊利涨得最厉害,蒙牛差点,这两年我批发青岛产的雪糕多些,价格不高,卖得还好。”
而大超市里多是品牌雪糕,且品牌种类多了外来的一些洋品牌。超市导购员说,低价位的品牌雪糕利润空间小,超市愿意进一些高价位的雪糕,今年又增添了几个品种。在城区一些街边超市里,还是伊利和蒙牛的雪糕占主导地位,其他品牌的雪糕不多见。“雪糕虽说涨价,可是吃得人多,销量变化不太大。” 一支雪糕最多9种添加剂
其实,在城区一些偏远超市和学校周边小卖店里也有廉价雪糕的身影。城乡结合部的超市里,7元钱买到11支雪糕;4.5元买6支。城区一所小学附近的报亭里,2.5元买5支雪糕。相对于小品牌雪糕,品牌雪糕显得身价高,记者花了6.5元只买到4支伊利雪糕。把这些品牌的雪糕放在一起,比对发现,雪糕的外包装有明显差异。有的雪糕还没打开包装袋,袋子就已经出现裂纹。一些雪糕的外包装看上去很眼熟,与一些品牌的包装非常相似。
但是配料看上去都是一头雾水,有的雪糕添加剂最多有9种,少的也得4种。有家超市老板说,店里以廉价雪糕为主,品牌雪糕只有一两种。
中午放学后,振兴路一所小学许多小学生直奔校门口的报亭里买雪糕。二年级的小学生说,周围同学很多人都是买5毛钱一支的雪糕和冰砖。
学校门口还有卖冰激凌甜筒的摊位。摊主说,她自己在家就能做冰激凌,“买台设备,按照比例放东西就能做。”在摊主的三轮车上还摆着五六瓶不同颜色的液体,“学生想买什么口味的,我就添上这些东西,什么口味的都有。”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