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内地年三公消费9000亿 媒体吁给纳税人一个交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搜狐财经  点击数1794  更新时间:2013/3/29 8:28:38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两会期间,“三公经费”话题不断升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三公消费,占据着国家财政支出的很大比例,其过度消费勾画的奢靡图景,更是让社会产生深重的公平忧虑。近些年来,关于控制和缩减三公消费的呼声也在日益高涨,渐成整个社会的共识。行政成本的高企,尤其是“三公消费”的高涨,除了败坏公权力的形象,更是对民生福利的挤占。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3月6日的记者会上表示,2010年到2012年,每年预算安排的时候都强调,一般情况下按照零增长来安排“三公”经费,同时进一步有所压缩。去年,财政部又明确要求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不得超过2010年压缩以后的预算规模,执行中又压缩了2%公务用车购车经费。2012年,期待“三公消费”更加透明。

  中国人要花多少钱养政府?政府公务人员每年的吃、喝、出行又花了多少纳税人的钱?

  2011年,中央部委大多公布了本部门的三公消费数额。尽管这是一个进步,但由于缺乏消费明细,政府的三公消费是否合理仍是一个未知数。还有大量的三公消费金额处于预算外的灰色地带,也让政府的开支不能完全处于监督之下。

  2012年,政府三公消费,应给纳税人一个更为明确的交代。

  9000亿?94.7亿?

  中国政府每年用于三公消费的数额到底多少?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曾给出一个数字:9000亿。这个数字流传甚广,也引起了民众强烈的不满情绪。尽管后来有财政部门人士出来辟谣,但由于没有一个更为明确与详细的数字及说明,公众更倾向于相信9000亿这个巨额消费。

  2011年,90多个中央部委公布了本部门上年的三公经费。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支出合计94.7亿元。各个部门的数字则从几百万到几亿不等。

  这一数字并未包括地方政府的三公消费金额,但与9000亿相比仍差距甚大。此外,大部分部委都只公布了三项消费的总体数字,却并无消费明细。

  部委中做得最详细的是审计署,对公费出国、公务用车及公务接待都做了说明。其中,对公务用车情况的说明最为具体。2010年,审计署公车消费约1230万,一是车辆购置支出115万元。二是当年车辆运行维护费1114.65万元,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5.41万元。尽管难以证明其是否公布完全,但审计署的详细说明在部委当中独树一帜,仍赢得了公众的好评,有评论称“审计署带了一个好头,做了一个积极的表率”。

  呼吁纳入法律规范

  在三公消费云遮雾绕之时,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三公消费浪费”纳入《刑法》调节范畴;“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纳入政绩考核范畴,决定官员仕途。

  九三学社的提案又给出了他们的一组数据: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3000亿元。如此庞大的公款吃喝数额,挤占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国外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多低于10%,如日本是2.38%、英国是4.19%、加拿大是7.1%、美国是9.9%。

  提案认为,长期以来,对公款吃喝的处理,除了个别涉及贪污受贿外,其他的不仅没有列入犯罪之列,甚至还得到放纵和鼓励,这也是长期以来公款吃喝等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

  因此,界定公款吃喝的“罪与非罪”是核心问题。提案建议,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三公”浪费问题纳入《刑法》的调节范畴,用法律规范官员和公务员的公务行为。让浪费有罪深入人心,让惩治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各种浪费行为有法可依。

  “行政成本过高的政府,不是高效率的政府;花钱过多的官员,不是真正能干的官员。”提案认为,行政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服务,而任何服务都应该控制成本。如果修路、盖楼、绿化、招商引资、GDP增长和财政增收可以算作政绩,那么精打细算、降低行政成本,同样应该是重要的政绩之一。

  上述提案建议,在制度上尽快把行政成本核算机制引入各级政府的考核之中,把每一项行政行为背后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与行为的结果,以及公众的满意度等指标都纳入这一体系中。

  以法律方式来监督政府三公消费,无疑是一个具有威慑力的手段。但从源头治理三公消费,才是治本之策。因此,增加三公消费透明度、给独立第三方以监督活动空间,才是根本。

  2012年,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应继续公布三公消费,并理应比去年做得更加细致。因为这是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应有的意识与行动。税收取之于人民,也应告诉人民:每一笔钱是如何花的、每一个出国项目考察目的及成果如何、每一辆公车花多少钱买的、运行费用多少、每笔公务接待的人均消费多少。推动三公消费公布的细化,才会使公布更有意义,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