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温州50鞋老板下河施压记
作者:汲东野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4023  更新时间:2014/2/26 11:57:52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捐款”治水

       不过,在不少胶鞋厂老板看来,仙降被污染的事实,和自己的企业也存在着难以割裂的联系——如果不是有那么多胶鞋厂,不会产生如此多的边角废料,更无法吸引那些外来务工人员。
       据林孝东和几位当地胶鞋厂老板介绍,村委会确定了河流治污方案,对需要的资金进行统筹之后,会召集村里的企业家自愿捐款。“大家会到村里说个数……捐款数额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捐多少都可以,一般赚得多的可能会捐的多些。”
       对于这些钱如何使用,谁来监管等问题,胶鞋厂老板们大都表示自己信任村里。
       据媒体报道,除了仙降,近一年来,浙江省多地都出现过捐款治污的现象,在台州、丽水、义乌等地,为了保障“五水共治”的资金,公务员和商人成了被募捐的两大主要人群。今年1月,浙江省台州市还卷入“红头文件强捐”风波。
       但在一些人看来,缺钱,却并不是浙江治水的最大难题。
       浙江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许建平认为,浙江省已经将“治污”的口号喊了十几年,但实际治污效果不甚理想。
       “浙江治水不在于钱,不是看口号喊得好不好听,最后成效如何,还是要看具体如何做,要看领导是不是真的重视。”许建平说。
       一年前,“能游泳”的标准,就像在温州各县、区的政府,挂起了一块无形的治水倒计时牌。仙降街道压力更甚。
       “金光河”污染被曝光后,仙降街道清理了总长550米的河面,打捞出8000余吨的垃圾,拆除了上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对河道进行清淤、拓宽,修缮堤岸、绿化带等,并在沿岸安装了污水管道,配备了两个生态净化池。
       但即便如此,仙降的河水却仍旧难回多年前的清澈面貌。

       清澈河水只在记忆中

       在45岁的林孝东的记忆里,小时候的河水是直接被用作生活用水的。“每天早上,奶奶都会起得很早,去河边用脸盘把水里的漂浮物撇一撇,直接把水接回家里来用。喝水、洗脸、洗衣服用的都是河水。”1986年左右,林光满还常在东河中游泳。
       上世纪70年代,温州仙降镇各村主要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种植水稻。
       “那时候……环境和生态都很好。我们都会在河里捉鱼虾。”林孝东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仙降制鞋业开始起步。林光满记得,1983年开始,村里有的家庭开始手工做鞋。但是,那时候卖鞋还远没有形成市场,做鞋的也是以家庭作坊为主,一年只能做几十双鞋,质量也并无保障,做好的鞋都要挑到外地去卖。
       “80后”鞋厂老板叶凯小时候赶上了清澈河水的最后时期。“我记得,小时候,阴沟里的水都还是清的,更别说河里的了。”
       上世纪90年代,仙降地区的鞋业企业式发展,由手工作坊变成流水线式的生产,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村打工,环境悄然变化。
       “钱多起来的时候,就是环境变坏的时候。”伍长松说。他记得,当地环境最坏的时候,河里飘满了垃圾,又黑又臭。
       陈学仕记得有首民谣形容得贴切:“上世纪70年代的水可以淘米洗菜,80年代的水可以洗衣灌溉,90年代的水鱼虾拒在,21世纪的水人人受害。”
       采访中,法治周末记者走访了仙降街道制鞋工业集中的几个村子,翁垟村、金光村、林光村等均呈现相似的景象。
       路边的门面楼高低不平,颜色各异,“××鞋业”的名字在路边各自展开。不知是不是因为刚刚过完年,街道各种招工、广告推销的红色条幅有不少,让本来拥挤、凌乱的街道看起来更乱了。
       村里不缺车辆。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载着材料的小货车、面包车、私家车、大货车。路并不宽敞,车辆行驶难走直线。路边还有行人穿着套装冬季睡衣自在地行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