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公布的日军档案,可以看到火烧和受潮的痕迹。 高原 摄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与乡村,城池草木都有它的来源和历史;而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最后归于尘土,也都会留下活动痕迹。这一切,其实都被以不同的方式“记录在案”,这便是档案。
在古罗马,统治者把档案比作是“插入鞘中的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档案理事会刚刚成立时,会徽是古罗马的双面头像护门神,这正是档案的双重作用,一面面向过去,一面面向未来。
您知道遍及我国的4000多家档案馆都保存有哪些档案吗?您知道档案馆经历过哪些历史沉浮吗?您知道该到哪里去查找您需要的档案吗?您知道这么多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档案利用几何吗?法治周末记者试图带您一起寻找答案。
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发自吉林长春
否认侵略历史、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屡屡制造事端,试图美化侵略历史,这一行径引起中国和韩国的强烈不满。
历史是不容否认的。档案就是最好的铁证。
连日来,吉林省档案馆发掘整理出一批侵华日军遗留档案,揭示了日军慰安妇、细菌战、南京大屠杀等反人类罪行。
根据日军的这份档案显示,南京大屠杀前后两个半月内,南京地区人口从113万减少到34.5万,减少了78.5万。
档案还显示,对于这些暴行,甚至连当时的一些日本军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还原14年侵略历史
在吉林省长春市最繁华的人民广场西北角,静静矗立着吉林省档案馆。
成立于1959年10月,几经辗转终落户于此地的吉林省档案馆,保存有清王朝至今近250年历史的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其中包括伪满洲国时期的大量档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伪满洲国时期档案最多的档案馆。
伪满洲国,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通过这一傀儡政权,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
吉林省档案局(馆)局长尹怀表示:“自从1931年东北沦陷,日本就占领了东北,东北沦陷的14年历史一定要有真实的史料来证明。”
这真实的史料,正是当年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仓皇逃亡时来不及销毁的档案。
1945年8月中旬,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吉林省长春市),侵华日军关东宪兵司令部院内起了一场大火。
这是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日本关东宪兵队赶在撤退前,匆匆忙忙销毁宪兵司令部存留的侵华14年来积累的档案材料。宪兵队没想到苏联红军这么快就逼近长春,情急之下,只好挖了个大坑,将一些来不及彻底销毁的档案,埋入地下。
7年之后,当年的日本关东宪兵司令部所在地成为吉林省政府新址,一批工人进行建筑施工时,发现了这批埋在地下的日军档案。
当时吉林省公安厅接收并组织整理了这部分档案。1982年,省公安厅将这批档案移交给吉林省档案馆。
吉林省档案馆所藏的日伪时期档案,共计10万卷(件),90%为日文,较为全面、真实地记载了1931年到1945年日本对我国东北的侵略和统治活动。
主要包括关东宪兵队、满洲中央银行、唱片档案及伪满时期东北各重要建筑物图纸等内容。除了关东军宪兵司令部那部分档案大部分被焚毁外,其余基本完好。
尹怀局长表示,这是全球仅存的、数量最大的侵华日军档案,弥足珍贵,意义重大。
在法治周末记者看到的这批档案中,很多已有火烧的痕迹,同时,由于在地下埋藏时间过久,很多档案都已受潮。
从2012年开始,吉林省档案馆集中组织人力资源对这些档案进行系统翻译、解读,专门成立了南京大屠杀、慰安妇、“731”部队以及强征劳工等14个课题组。
随着翻译、解读工作一步步推进,日本侵略者的一条条罪行也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