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重头戏”
龚铭认为,中国大学生往往不擅长推销自己,源于他们“从小到大在这方面受到的训练很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在哪里”
王嘉所在班级有23名学生。目前,正在准备申请去国(境)外留学的学生就有12名。
有数据显示,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间,出国留学总人次超过230万。200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只有3.9万人。2011年时,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33.97万人。
有意愿出国(境)留学的中国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申请者之间的竞争也在逐年加剧。
为了提高被录取的几率,“海申(尽量多地向大学递交申请)”基本上是所有申请者都会采用的策略。
“我最想去的大学是USC(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因为申请的专业比较多,所以我觉得肯定会有offer(录取通知书)的,但能不能申到好学校除了准备充分,还要看缘分和运气了。”王嘉说。
尽管王嘉的英语考试成绩没有大问题,但为了增加自身的优势,他决定一边准备申请,一边继续参加托福等各种考试,以“刷新”自己的最高分数。
不过,英文考试成绩还只是申请所需一部分“硬件”。作为“软件”中的难点,个人陈述被不少中国大学生视为申请留学环节中的“重头戏”。
国(境)外学校在考量申请者在这几方面的能力通常不单单依据相关奖状、实习实践证明等材料。个人陈述相当于对自我的总结和展示,除了真实全面,还需突出自身亮点和优势。国(境)外大学教授往往主要据此进一步了解申请者。
不过,“文书的重要性也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要求,美国或加拿大的一些名校对学生的文书要求是最严格的。但是像英国、澳洲等这些教育产业化的地区,文书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了。”北京某留学生信息交流中心的王女士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道。
龚铭(化名)是北京某语言培训机构从事留学预科培训的老师。在他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想要出国的中国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龚老师发现不少大学生虽然有着丰富的科研、实践和实习的经历,但是他们很少能够借此将自身优势和亮点反映出来。
龚铭认为,中国大学生往往不擅长推销自己,源于他们“从小到大在这方面受到的训练很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在哪里”。
除了个人亮点的体现,申请人的个人陈述中往往还需要清晰地展现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意愿。
对此,龚铭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一般来说,国外学校很看重申请者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国外的学校比较希望学生去学习他比较了解和喜欢的专业。而一部分中国学生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很莫名地就报了一个专业,对这个方面没有什么概念。”
“小马过河”式的职业规划
在他看来,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数,很难说“毕业之后三年之内如何发展、五年之后又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王嘉完成个人陈述的过程还算比较顺利。在初步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之后,他找到了一条能够将自己的经历、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内容串联起来的主线。有了思路以后,初稿很快就写出来了。
不过,为了稳妥,他还是选择把个人陈述交给中介机构修改了“大概三四次”。这一步骤完成后,王嘉的这份个人陈述在整体结构、语法用词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接下来,他又分析不同学校的要求,在个人陈述的细节部分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这样,他的“自白”才算基本完成了。
相比其他同学,尽管自己的个人申请写作过程还算顺利,但王嘉也并非没有遇到过难题。
如何展现出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似乎就不那么简单。“毕业以后想先在那边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国工作。”王嘉说。因此,他在个人陈述中仅仅描述了自己的初步规划和设想。在他看来,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数,很难说“毕业之后三年之内如何发展、五年之后又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职业规划并非王嘉一个人面临的难题。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个人陈述的职业规划部分,让不少中国大学生感到纠结。除了自己还没有“想清楚”外,他们也时常产生这样的疑问:“国外教授更希望看到我想要回国工作呢还是留在当地发展呢?我如果写自己想要留在当地工作,学校会不会认为是我想要跟当地人争夺就业机会而拒绝我的申请呢?”
与坚持“原创”的王嘉不同,法治周末记者发现,不少中国大学生在申请国外大学时会全权交给中介负责。
目前就读于北京某财经类高校的余晓(化名)就是其中一位。
余晓目前就读于北京某财经类高校,他的目标院校基本上都在亚洲地区。大三时,他确定了想要去境外留学的想法,考虑到申请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个人陈述等写作方面。所以,他通过某留学服务中心找到了现在的中介公司。
以为中介比自己更加专业,但是余晓拿到个人陈述的初稿时,觉得很不满意。
“这家中介的文书写得还不错,特别是推荐信。但是在个人陈述里,我觉得段落排版上不是特别好,而且个人经历的叙述与亮点的呈现和我自己的设想有出入,他一开始就把我告诉他的个人经历像一锅粥一样全写上去了,虽然遣词造句还不错,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内容缺少一个内在的逻辑,这样的个人陈述和普通的简历又有什么区别呢?”余晓说。
斟酌之后,余晓自己又向中介提出了修改意见,并要求文案老师在文章段落的连接词上“多下些功夫”。
与王嘉相似的是,余晓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并不是很清晰。“都是小马过河,蹚着走吧。”他说,“而且我们只是普通的本科生,不像那些有过工作经验的人。所以我们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职业规划倒算是情理之中吧。”